欢迎访问河南视窗网

巴黎圣母院浴火重生,勘探报告近3000页,重启仪式下的政治风暴

频道:生活百科 日期: 浏览:1540

当地时间12月7日晚,一场盛大的音乐会正在法国巴黎举行,让世界各地的目光聚焦于此。巴黎圣母院经过5年多的修复工作,终于要再次和世人见面。本次盛典汇聚了郎朗、马友友等音乐界的巨星,用音乐向参与修建的人们表达感谢。

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的上空出现第一道火光,无数人站在塞纳河边,眼睁睁看着这座法国地标性建筑的塔尖倒塌不见。也就在同一天,法国总统马克龙做出承诺,将在未来五年内重建巴黎圣母院。起初,许多法国人对此持不相信的态度,然而,经过五年零八个月的努力,巴黎圣母院真的迎来了“重生”。

12月8日,巴黎风雨交加,世界各地民众的目光都聚焦在浴火重生的巴黎圣母院,而官方购票平台门票也早已售罄。

修复后的巴黎圣母院,图据官方

巴黎圣母院官方发文称:“这对巴黎人来说是巨大的喜事,对法国乃至全世界人民也是如此。在大教堂周围的区域,也设置了大屏幕,同步直播现场的仪式。”与此同时,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历时5年多浴火重生,也给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新的思考。

重新开放:“预约难,根本抢不到票”

早在12月2日,封面新闻记者联系到来自卢浮宫学院考古、艺术史与博物馆学专业的留学生孙女士,策划在巴黎圣母院重新开放之后进行探馆直播。孙女士预判“估计很难,很多人抢票”。3日开票当天,她蹲了一上午购票软件,发现“根本抢不到票”,她遗憾地告诉记者,“想到了会很难预约,没想到会这么难”。

直至12月8日,巴黎圣母院重新开放当天,寒风冷雨也没有阻挡观众的参观热情。记者反复询问了多位在法国生活的华人,他们均表示不仅自己没有抢到票,身边也没有朋友抢到。

12月7日,人们冒雨聚集在法国巴黎圣母院外,灯光在外墙上打出法语“谢谢”字样。新华社记者高静摄

记者浏览了社交平台,有好几篇帖子的内容都是关于抢票的攻略,但下面的评论纷纷回复“太卡了,网站都进不去”“完全约不到”等等。

中国建筑师李先生一行恰好正在巴黎,他老早就想着去参观巴黎圣母院,但是委托当地的朋友通过各种渠道预约门票,都没有约到。此前两天,李先生路过圣母院的时候远远地看了一眼,外围的脚手架还没有拆除。因为工作安排得很满,尚未抢到票的李先生就没计划贸然赶去圣母院围观,但是他依然会继续抢票。

尽管抢不到票,也并不影响世界各地民众对这一重磅事件的关注,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晒出自己曾去圣母院参观的图片或者视频,期待故地重游。

效率惊人:“法国人这么拼太少见了”

雨果笔下的小说《巴黎圣母院》,还有衍生的电影、音乐剧等文艺作品也让这座建筑对于我们中国人有重要的情感价值。

2024年11月下旬,深秋来到巴黎旅行的小月特意去了一趟圣母院,看到外面四五台起重机和搭建的脚手架,她感慨“一点也不像十几天后能重新开放的样子”。

2023年修复中的巴黎圣母院(动脉影供图)

早在一年之前,2023年11月9日,中国摄影师“动脉影”在一个雨后的夜晚探访巴黎圣母院,看到外围灯火通明的脚手架上修复施工的场景,忍不住拿起相机拍摄了一组画面。他在微博上这样记录了当时的场景:“薄薄的雾气笼罩着阴冷的巴黎,高高的圣母院在夜幕中极具压迫感。外围的脚手架灯火通明,就像是圣母院赛博朋克风格的义肢,与古老的建筑形成一种奇妙的混搭。现代工业与历史艺术的美感交织在一起。”

这11张照片获得转评赞接近6000,其中高赞留言是“法国人这么拼太少见了”。

对于许多法国人而言,这次巴黎圣母院的修复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长期生活在法国的王女士说:“法国人的效率一向特别低,办事都是龟速,所以这次这么快就修好,在我们这里也是一个热门话题,大家都很好奇法国人快起来是什么样。”

2023年修复中的巴黎圣母院(动脉影供图)

作为法国旅游必去的地点,在巴黎圣母院修复的这些年,周边的商铺也受到了一些影响。据王女士观察,一些纪念品商店、甜品快餐店更新换代都很频繁,许多店铺开了没多久就关闭了。

王女士告诉记者,许多法国本地居民和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之所以想去圣母院参观,一方面是圣母院作为“国家纪念物”的重要地位和知名度,另一方面就是2019年的火灾让大家有了“文物可能被损毁”的危机感,所以很想再去参观。

法国人Marc对此表示认同,“这是时代的印记,我想作为一个历史的见证者去感受一下。”

修复工作:“太细致了勘察报告近3000页”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西南交通大学世界遗产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宇此前在法国读博期间多次参观了巴黎圣母院,在其失火损毁之后的5年多,他持续关注圣母院的修复进展,以及法国文物建筑院主任建筑师、总监本杰明·穆栋(BenjaminMouton)从2020年到2024年在中国分享的关于巴黎圣母院修复进展的讲座。谈及此次巴黎圣母院修复之后重新开放,张宇多次感叹“修复工作太细致了,修复效率太高了”。

损毁前的巴黎圣母院

作为建筑领域的学者,张宇团队参与的研究型保护项目——成都观音阁老茶馆刚刚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4年度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他欣慰于法国同行的“修复技术”,对巴黎圣母院的修复史娓娓道来。早在1844年,勒-杜克在巴黎圣母院的修复竞赛中获胜,着手这一次的大修,前后历时20年。带来争议的尖塔正是这一次修复的杰作。在他的带动下,风格式修复风靡19世纪下半叶的欧洲。

尽管这一次修复工作带来了英国与法国两大修复理念的交锋,但不可否认,依然打造了世界文物修复的样板之作

2019年的那一场大火,堪称是“烧毁了一片森林”,勒-杜克设计的圣母院屋顶尖塔毁于一旦,而这个尖塔上不仅有石头,还附着了一层木屋架,欧洲人称其为“森林”。

张宇了解到,早在2020年底,法国就已经拿出了勘探报告和修复方案,仅勘探报告就有3000页,工作细致程度可见一斑。

修复后的巴黎圣母院(图据官方)

在修复方案征集的过程中,法国也收到了来自各国建筑设计师的提案,其中不乏一些天马行空的创意,例如在已经损毁的尖塔屋顶上改建为跑马场、游泳池。但是最终,2021年7月10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决定采纳国家委员会的建议,启动修复工作,也就是恢复木制梁架、铅制屋顶和维奥莱勒杜克设计的尖塔。

张宇关注到,法国的媒体用法语将修复方案简洁明了报道为“commeavant”,翻译成英文是“likebefore”,和“修旧如故”的修复理念不谋而合。

过去几年,本杰明·穆栋多次在中国讲学,介绍圣母院修复的情况。他曾提到过:“在火灾发生后的15个月内,我们展开了全方位的调查研究,包括文献研究,各方调查和现场清理工作,以全面掌握圣母院的状况。例如对巴黎盆地原始采石场的岩相学研究。……经过对历代文献档案的研究,在知识层面上不再有灰色地带,不再有臆测成分;而技术上,所有新技术和相关实践和经验都可以加以合理应用。……自此,我们可以开始修复圣母院了。”

他也介绍了,修复人员重点分析了圣母院塔尖损毁部分使用的石块、木材的原产地,甚至对石块进行了的岩相学专题研究,在原来的采石场枯竭之后,找到另一个具有相同岩相特征的采石场进行替代,同时,也采集了同一片森林里头的木材来进行加工。

为了方便读者了解,张宇打了个比喻,类似紫禁城需要大修,我们不仅要弄清楚当年营造紫禁城使用的工艺和材料,甚至追根溯源,来到四川选取当年同一片森林的金丝楠木,这就是法国人的细致。

除此之外,法国工匠也仔细研究了中世纪加工木材的工艺。“当时的匠人没有用锯子,而是用斧子顺着纹路来砍,尽管这个工艺隐藏在屋顶之中,观众从外观根本看不到,但是严谨的工匠依然保留这种工艺。”

得益于科技的进步,圣母院曾经在2010年做了一次数字化扫描工作,为每一栋建筑保留了数字档案,参与修复的工作人员将数字档案调出进行比对,同时,培养了一批沿用中世纪建筑工艺的匠人,用同样的材料、同样的工艺进行修复,张宇总结“在物质和非物质的形态来重塑了这种修复技艺,这种细致的修复工作值得我们学习”。

国际合作:中法专家联合开展修复

自2019年4月15日遭遇火灾以来,巴黎圣母院的修复工程一直吸引着全球的关注。重建这座中世纪的建筑是一项棘手的任务,为了修复巴黎圣母院,法国政府历经5年,耗资近7亿欧元(约53.5亿元人民币),邀请了共2000多名工匠和专家参与了巴黎圣母院的“重生”。其中,就有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

据悉,中国是第一个与法国就修复巴黎圣母院达成政府间协议的国家。早在2019年11月6日,中法在京签署合作文件,就巴黎圣母院修复开展合作。又在2024年5月,中法达成协议将联合开展巴黎圣母院与秦始皇帝陵木质遗存和土遗址保护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024年初,国家文物局派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长周萍、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石窟所副所长陈卫昌组成工作组,前往法国参与巴黎圣母院火灾后保护修复工作。

此前,周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到达巴黎圣母院的时候,法方维修管理机构的人告诉她,这还是第一次有外国的专家同行登上维修中的巴黎圣母院。同时,她也谈到,工作组从巴黎圣母院灾后修复措施中获得许多经验和启发,并把中国一些文物保护的经验进行了更好的交流,秦陵博物院将携手巴黎圣母院将开展深度合作。

据了解,巴黎圣母院和秦始皇帝陵,是闻名全球的世界文化遗产,巴黎圣母院在2019年发生火灾,其木质屋架被严重焚毁;而秦始皇帝陵兵马俑坑在历史上也曾被大火焚烧过,两个世界遗产地通过木质遗存跨越时空紧密联系在一起。根据协议内容,两地将就木质遗存保护研究和土遗址保护研究展开深度合作,合作内容包括巴黎圣母院火烧木材的保护修复以及价值认知研究等。

“目前合作的最新进展就是如此。”在巴黎圣母院重新开放当日,记者拨通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长周萍的电话,她这样说道。

“这个世界有点疯狂”:巴黎圣母院重启仪式下的政治风暴

当地时间12月7日晚,狂风暴雨中,位于塞纳河畔的巴黎圣母院举行重启仪式。2019年失火的巴黎圣母院经过5年重建后,再次敲响钟声。

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和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法国总统府台阶上多次拥抱并握手。特朗普在二人会谈前告诉记者,“这个世界有点疯狂。”这是特朗普在11月大选获胜后的首次国际访问。

这场重启仪式被马克龙总统称为“法国骄傲”。对于处在政治风暴中心的马克龙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外交时刻。

一场“伟大政变”

此次巴黎圣母院重启仪式邀请了1500名贵宾,其中包括50位国家元首。除了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还包括英国威尔士亲王威廉王子、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和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美国现任总统拜登因“行程冲突”未到场,美国第一夫人吉尔·拜登代替出席。仪式前,马克龙、特朗普和泽连斯基进行了简短会晤。

这次三方会晤持续约35分钟,会后三人没有发表联合声明。法国总统办公室表示,这次三方会晤是马克龙提议举行的。马克龙在社交平台X上发布了三人的合影,称“在这个历史性的日子里,美国、乌克兰和法国齐聚在巴黎圣母院。让我们继续为和平与安全共同努力。”

泽连斯基则表示,这是一次“富有成效的会谈”,“我们都希望战争尽快以公正的方式结束,我们谈论了我们的人民、局势与和平,同意继续合作并保持联系。”

特朗普在此前的竞选期间曾表示,他可以“在24小时内让俄乌战争结束”,但并未说明具体措施。媒体曾普遍猜测和担忧,美国是否将迫使乌克兰遵循俄罗斯的停火条件。

特朗普、马克龙和泽连斯基的三方会谈。图源:马克龙官方X账号

从象征意义上讲,特朗普的重返白宫之路和巴黎圣母院的修复之路是重合的。特朗普此次对巴黎的访问,也是他重返世界舞台的开场白。

特朗普在进入巴黎圣母院大教堂时,做出了标志性的高举拳头的手势。今年7月,在一次未遂暗杀中,特朗普在枪声中朝支持者举起拳头,大喊“战斗”(fight),这也因此成为他的经典形象象征。

“特朗普来到巴黎,是马克龙在动荡政局中的一次‘伟大政变’。”法国前驻华盛顿大使杰拉德·阿罗对媒体评价称。与与特朗普本人建立直接关系,或将延续马克龙的政治生命。

在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内,马克龙选择对特朗普采取非对抗性的态度,希望通过与特朗普接触来赢得让步。最为经典的画面莫过于2017年在布鲁塞尔举行的北约峰会上,马克龙首次在国际舞台上亮相,与特朗普紧紧握手长达29秒,马克龙形容那是“关键时刻”。

尽管随后二人存在明显的政治分歧,但在美国官员和特朗普阵营看来,马克龙依旧比其他北约领导人,包括德国总理肖尔茨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更适合处理与特朗普的关系。美国《政客》杂志指出,现在的问题是,特朗普的这次法国之行,“会预示特朗普希望在第二个总统任期内保持政治家风度”,还是“会重拾前四年的狂妄自大和欧洲怀疑论倾向”。

马克龙的麻烦

“这座大教堂是一个隐喻,喻示着国家是什么,世界应该是什么。大教堂的重建告诉世界,我们必须像珍宝一样珍藏脆弱、谦逊和心甘情愿的教训。”在重启仪式上,马克龙致辞道。

这也正是马克龙正在面临的脆弱。在6月错误地解散国民议会并举行临时大选后,马克龙接连失去了对国民议会的控制权,并引发了自1962年以来针对法国总理的首次不信任投票。

仅在三天前,12月4日,法国国民议会左翼议员和极右翼“国民联盟”(RN)联手通过不信任动议,巴尼耶总理领导的政府成为1962年蓬皮杜政府倒台以来第一个被议会推翻的法国政府,也是法国第五共和历史上最短命的政府。如果政府不能确立,按法国宪法规定,在明年7月前不能再次解散国民议会、举行新的立法选举。

左翼和右翼政党对立的政治僵局,逐渐演变为不信任的恶性循环。最新民调显示,64%的民众希望马克龙总统辞职,在“不屈的法兰西”党的选民和国民联盟的选民中这个数字更高。意大利第一大日报《晚邮报》直言“马克龙主义已经死亡”。这也就意味着,在面对社会危机和不受欢迎的总统时,向中间靠拢的政治策略已彻底失效。

2019年4月15日晚,在燃烧的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前,马克龙曾承诺将在五年内让大教堂从废墟中崛起。2024年12月7日,他实现了自己的承诺。

然而,恢宏的建筑背后掩盖的政治危机却无从消弭。正如英国《经济学人》的评价,“这个国家按时、按预算完成了一项杰出成就。但与此同时,法国正深陷严重的政治危机。”

五年后重新开放,巴黎圣母院变了吗

自2019年4月遭火灾严重损坏后,巴黎圣母院历经5年修复,目前主体重建工作已完成,将从8日起重新对公众开放。这5年都修复了什么?圣母院会收费吗?修复工作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有何借鉴意义?

5年修复了什么

法国总统府说,共有约250家企业、2000多人参与了巴黎圣母院的重建工作,包括来自法国各地的大量手工匠人。总统马克龙表示,重建工作体现了“法国人的(建筑)艺术”。

据巴黎圣母院官方介绍,重建分为两个阶段。2019年至2021年9月是第一阶段,工作人员对圣母院进行抢修和安全加固,并完成废墟清理和损失评估工作。2021年9月至今是第二阶段,教堂修复正式开始,包括重建塔尖、拱顶和屋架,清洁和修复大教堂的墙壁、彩绘装饰、拱顶和彩色玻璃窗,对壁画和雕塑进行修复,重新安装金色的公鸡风向标等。

巴黎圣母院官方特别指出,此次重新开放并不意味着修复工作已结束。彩绘玻璃全部修复和安装预计到2026年完成,对飞扶壁和穹顶的加固、后殿和圣器收藏室的修复等工作则将持续至2030年左右。

据法国媒体报道,过去5年里,巴黎圣母院共收到来自约150个国家和地区的8.46亿欧元捐款,全部用于重建工作。目前重建已花去约7亿欧元,剩余资金将用于后续重建工作。

巴黎圣母院会收费吗

巴黎圣母院官方表示,圣母院对公众的开放时间将逐步恢复。12月8日重开第一天,参观者可在17时30分至20时30分的时间内按特定路线参观。接下来的一周,参观时间从15时30分开始,最晚可持续到22时。自12月16日起,巴黎圣母院将恢复到火灾前的开放时间。

此前法国文化官员曾建议巴黎圣母院在重新开放后收取门票,收入可用于资助法国宗教文化遗产保护。对此,巴黎圣母院官方已明确表示,重新开放的圣母院仍将免费,只有展示文物的珍宝馆单独收费。不过,巴黎圣母院官方建议公众提前在网上预约参观,从而减少排队时间。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哥特式建筑,也是巴黎最著名的地标之一,此前每年吸引超过1200万人次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的屋顶和塔尖在突发大火中被烧毁,但主体建筑得以保存。

修复工作有何借鉴意义

分析人士认为,修复巴黎圣母院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世纪工程”,法国积累的经验对世界其他历史遗迹重建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首先,在历史古迹的复原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巴黎圣母院的重建原则确定为在保持原貌的同时,赋予建筑“新的生命”。例如,将教堂南侧的6扇玻璃花窗换上21世纪题材的当代创作。此外,巴黎圣母院附近还将修建一座展示其历史的博物馆。

其次,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法国文化部介绍,火灾发生后,文化部与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联合启动了一项汇集多个研究团队的修复与科研项目,从石料和灰浆、木材和框架、建筑结构、金属、玻璃、声学、数字数据采集和人类学8个方面开展研究,对巴黎圣母院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研究,为修复重建提供翔实的数据和资料支持。

此外,修复团队采用三维扫描、无人机拍摄和虚拟现实等技术,等比例精确完成圣母院三维虚拟模型,确保修复方案的精准性,也大大加快了重建进程。在重建塔尖时,工程师用现代工程木材替代传统木材,既保持了外观的原始风貌,又大大提升了结构的稳定性和防火性能。在材料选择上,则优先考虑环保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巴黎圣母院永远不会消失

□方进芝(华东师范大学)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2月7日晚,巴黎圣母院重新开放仪式在法国巴黎举行。巴黎圣母院是法国著名地标性建筑,2019年4月15日,一场火灾使其受损严重。经过长达五年的修复,它终于以全新的面貌重新矗立在塞纳河畔。12月8日,巴黎圣母院将再度与公众重逢。

作为哥特式建筑的典范之作,巴黎圣母院自1163年开始建造,直到1345年竣工,承载了近九个世纪的历史记忆。正如马克龙在2019年4月15日深夜在火灾现场即兴讲话时所说:“巴黎圣母院是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学,我们的想象力;在这个地方我们经历了我们所有的重要时刻:各种瘟疫﹑历次战争﹑我们的解放……”一座圣母院,半部法国史。巴黎圣母院以全新的面貌重新矗立在塞纳河畔,不仅是对建筑本身的修缮,更是对历史的尊重、对文化的传承和对未来的希冀。

令人欣喜的是,巴黎圣母院的修复并未止步于重现历史,同时还倾注了人文关怀与现代元素。新崛起的尖塔高约96米,在复刻原建筑的同时,顶部新镀金公鸡像的内部还藏有一份写有2000名参与修缮人员名字的羊皮卷轴,以纪念他们的贡献;新修缮的屋顶不仅复刻了历史原貌,还增添了喷水装置与隔离层,以提升防火性能;在复刻雕塑细节、修复残缺文物的同时,教堂内装饰则融入了现代元素,意图让圣母院的“灵魂”与现代人对话。

从百年战争到纳粹铁骑再到巴黎解放纪念典礼,从文艺复兴到宗教改革再到达·芬奇的葬礼……事实上巴黎圣母院多年来饱经沧桑,大革命对它的破坏程度不亚于甚至超过这场火灾。然而圣母院就像一位命运多舛的女神,守望着法兰西的兴衰、毁灭与重生,也一次次激励法国人民选择了意志和希望。它不仅是法国人民的信仰象征,更是他们精神力量的源泉。此次巴黎圣母院的修复,也将成为法国深厚历史传承的重要里程碑。

圣母院不仅见证了法国历史,也孕育出多元又浪漫的法国文化。雨果笔下的巴黎圣母院“额头布满沧桑,阅尽了世事风云变幻,不动声色”;画家杜瓦尔作品里的圣母院则端庄大气,有种灵性的魔力。以巴黎圣母院为题材的小说、画作、音乐剧等艺术形式,为巴黎圣母院带来生机的同时,更成为法国文化的生动注脚。因此,巴黎圣母院的重生称得上法国文化的一次复兴。

其实,巴黎圣母院的重生还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又一个成功案例。巴黎圣母院的修复得到了全球150个国家34万余人在资金、技术、文化等多领域的支持,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是第一个与法国就修复巴黎圣母院达成政府间协议的国家。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巴黎圣母院的重生无疑为这一重要时刻增添了一抹璀璨的光彩。

浴火重生的巴黎圣母院更向世界传递了对未来的希望:电影《爱在日落黄昏时》里的台词不会一语成谶,巴黎圣母院永远不会消失,高卢雄鸡骄傲的头颅可以永远昂扬。

极目新闻综合封面新闻、红网、新华网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5 版权所有:河南视窗网浙ICP备2023037514号-1